《大学物理实验》课程边小芳老师
开课学院:智能工程学院
推荐理由:夯实基础,强化实践,学研结合,突出创新。

建设高效课堂,让学生在“活动”中学习,在“主动”中发展,在“合作”中强化,在“探究”中创新,逐步完善“全过程、多途径、多层次、模块化”的实践课程教学。
(1)课程资源丰富
备课充分,课程资源丰富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,结合现有实验室实验仪器资源,建设实验项目资源库,设计包括必做和选做在内的十多个实验项目,并针对性的设计撰写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。同时针对每个实验录制仪器操作视频,方便学生实验预习及课堂实验仪器操作指导。

丰富的课程资源
(2)教学方法灵活
整个授课过程概念、观点讲解清晰易懂,重点难点突出,讲述详略得当,有利于学生较快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,帮助学生拓展思路、开阔视野,课堂教学值得推广。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,以实验实训项目为基础,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交叉互动。利用类比教学法,注重知识迁移,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;利用问题教学法,创设问题环境,培养学生问题意识;利用实验教学法,组织探究活动,培养合作精神,提高动手能力。

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分析问题
(3)教学设计巧妙
指导认真负责,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。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验学习。课堂设计逻辑性强,在实验设计、实验操作、实验结果分析三个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。整个实验项目开展过程学生充分参与,线上线下紧密集合,课堂气氛活跃。

实验项目开展过程


学生进行实验
教师介绍:边小芳现为我校智能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专职教师,高校教龄9年,主讲课程有《大学物理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、《科技前沿与创新驱动》等。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,涉及纳米光催化剂、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。近年来,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,获批发明专利4项;获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;主持、参与省厅级以上课题10余项,其中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,其他省部级项目2项。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优秀奖4项,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,二等奖1项,2020年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。作为指导教师,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相关学科类竞赛,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