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 : 栏目导航 : :

  • 首页
  • 部门概况
  • 规章制度
  • 高教研究
  • 教学督导
  • 教学评价
  • 他山之石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工作动态 >> 正文

    “院级督导点赞的课堂”——李元:《世界现代设计史》课程

    点击数:   更新时间:2025年06月06日 14:12

    本学期,教学督导与评价中心精心组织开展第二期“院级督导点赞的课堂”征集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汇聚各二级学院(部)院级督导队伍听课过程中发现的精彩课堂,集中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,为全校教师提供观摩学习的示范课程,搭建起教学展示与交流的优质平台,拓展开放式学习资源,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。

    推荐学院:艺术学院

    任课教师:李元

    课程名称:《世界现代设计史》

    教师风采

    李元,2021年毕业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可持续建筑项目专业,获硕士学位;2018年毕业于同所大学专业建筑学,获学士学位。曾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师,现为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。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、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、横向课题4项,发表论文1篇。指导学生荣获省级学科竞赛优秀奖2项。

     

    督导评语:教学目标明确,理论联系实际,用社会现实和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并记忆重点知识,激发学生兴趣,让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,更具吸引力。通过数字化资源库、情境化任务设计及动态评价体系,有效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转化能力。课堂节奏张弛有度,师生共创氛围浓厚,体现了高阶性、创新性与挑战度

    教师教学经验分享

    系统性课程设计:以“学科思维培养”为核心,构建“纵横结合”的教学框架。纵向紧扣学科发展脉络,梳理关键理论与历史节点;横向融入社会、科技、文化等跨领域关联,帮助学生建立多维度认知体系。课程目标超越知识记忆,注重方法论迁移,例如通过分析经典理论中的矛盾与突破,引导学生提炼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。

    多元化教学方法:采用“分层任务驱动”模式——课前通过数字化资源(如虚拟仿真、微课)实现自主预习;课中设计阶梯式问题链,结合小组辩论、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深化理解;课后开展“理论应用实践”,如“用历史原型解决当代问题”主题项目,鼓励学生通过调研、创作或实验实现知识转化。

    实践育人路径:在“跨学科创新项目”中,学生通过角色代入(如研究者、实践者、传播者)和现实情境任务,理解理论的实际价值。例如“工业革命遗产与现代可持续发展”课题,学生既需还原历史语境,又需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出创新方案。此类实践表明:教学需打破“知识静态化”困境,通过情境化、项目化设计连接历史与当下,同时采用动态评价(如成长档案、多维反馈)追踪学生批判思维、协作能力等素养提升,真正实现“知行合一”。